耐高温输送带与普通输送带在关键指标上的特殊设计分析,下面就跟着我们山东劲步橡胶有限公司一起来了解下吧:
1. 导热性:从“隔热”到“梯度散热”的优化
普通输送带:
以天然橡胶或再生胶为主,导热系数较高(约0.15-0.2 W/m·K),热量易在带体内积累,导致高温下快速老化、变形甚至熔化。例如,普通橡胶输送带在输送100℃以上物料时,表面橡胶会因热软化而粘连物料,层间粘合强度下降,寿命缩短50%以上。
耐高温输送带:
覆盖层设计:采用三元乙丙橡胶(EPDM,导热系数0.12 W/m·K)或硅橡胶(导热系数0.15-0.25 W/m·K),通过降低导热性减少热量向带体内部传递。例如,耐高温输送带覆盖层厚度可达8-12mm,较普通带(3-5mm)增厚2-3倍,形成有效隔热层。
梯度散热结构:部分高端产品采用“覆盖胶-过渡胶-骨架层”分层设计,过渡胶中添加导热填料(如氧化铝微粉),将表面热量定向传导至骨架层,再通过骨架材料(如高强聚酯帆布)的纤维间隙散热。例如,某型号耐高温输送带在200℃环境下,表面温度降至150℃时,内部骨架层温度仅上升至80℃,避免核心结构热损伤。
“蜂窝式”散热结构:通过模具压制在覆盖层表面形成蜂窝状凹槽,增加散热面积。实验数据显示,该结构可使输送带表面温度降低15-20℃,寿命提升40%。
2. 抗撕裂强度:从“单一增强”到“复合强化”的突破
普通输送带:
以棉帆布或尼龙帆布为骨架,抗撕裂强度低(约50-100 N/mm)。在输送尖锐物料(如矿石)时,易因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撕裂,且高温下尼龙帆布会收缩变形(收缩率达2%-3%),进一步降低抗撕裂性能。
骨架材料升级:采用高强聚酯帆布(EP帆布)或芳纶纤维(如凯夫拉),抗撕裂强度提升至150-300 N/mm。例如,EP300型耐高温输送带在150℃环境下,抗撕裂强度仍保持280 N/mm以上,是普通尼龙帆布带的3倍。
复合增强结构:在骨架层与覆盖层间铺设耐热玻璃布或钢丝网,形成“橡胶-纤维-金属”复合结构。例如,耐灼烧输送带在骨架层两侧各增加一层0.2mm厚的耐热玻璃布,抗撕裂强度提升50%,且在800℃高温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。
贴胶配方优化:通过添加碳化硅微粉(粒径<5μm)或短切碳纤维(长度1-3mm),提高胶料与骨架材料的粘合强度。实验表明,优化后的贴胶配方可使层间粘合强度从3 N/mm提升至6 N/mm,有效抵抗撕裂扩展。
3. 其他关键指标的协同优化
热稳定性:
耐高温输送带通过添加氧化铁、氧化锆等耐热剂,使产品在200℃环境下老化72小时后,拉伸强度保持率≥85%(普通带仅50%-60%),且表面无龟裂现象。
耐化学腐蚀性:
覆盖层采用氯丁橡胶或氟橡胶,可耐受10%硫酸(100℃)或50%氢氧化钠(100℃)溶液腐蚀,适用于化工行业高温腐蚀性物料输送。
尺寸稳定性:
骨架材料采用预拉伸处理,使输送带在高温下收缩率≤0.5%(普通尼龙帆布带收缩率2%-3%),避免因热收缩导致的跑偏或打滑。
总结
耐高温输送带通过导热性优化(隔热+梯度散热)、抗撕裂强化(复合结构+贴胶优化)及热稳定性提升,解决了普通输送带在高温环境下的老化、变形和撕裂问题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
减少热量输入(低导热覆盖层);
加速热量导出(梯度散热结构);
增强结构韧性(复合骨架+高粘合贴胶)。
这些设计使其成为冶金、建材等行业高温物料输送的首选方案。
有需要就联系我们吧,我们愿竭诚为您服务!